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hangxm102
点击
关注乡野黄梅☀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历史人文,到乡村俚俗。这是一个与“乡野”、与“文人”有关的交流互动平台,一般人不会关注,关注的不是一般人!
编辑窃语
黄梅文化博大精深。说她博大,源于黄梅每一个地方,它有她的历史故事和神奇传说;说她精深,源于黄梅文化是一个综合型的文化形态,“黄梅戏发源地”、“黄梅挑花之乡”、“武术之乡”、“禅宗发源地”、“中华诗词之乡”“楹联之乡”等美誉,如银河的星星闪闪发光。请让小编分期为您慢慢道来。
特别报道
黄梅戏源远流长黄梅戏发源地,发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据此,国务院于2006年把黄梅、安庆同时作为黄梅戏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将黄梅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资源的升值,黄梅戏发源地之争“烽烟”再起。《黄梅戏艺术》杂志2007年第一期发表吴福润先生的一篇题为《“黄梅戏”起源湖北纯属误传》(以下简称《误传》)的文章,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误传”的后果。初略封面标题,我感到十分惊奇,因带有“纯属”二字,以为黄梅戏发源地考证定有重大发现,拜读文章后,令人大失所望。我感觉作者好像还是在用老办法对付老问题,而这正是前辈学人前赴后继都难以取得真实成就的关键所在。
《误传》一文对如此重大、如此严肃的问题进行探讨时,在行文的诸多地方忽略了基本的常识、基本的逻辑,给人的印象是形象思维有余,逻辑思维不足。通篇找不出一个典籍论据和翔实的史实加以佐证,且论点偏颇,论据不足,论证乏力,史实不翔。我没有深入研究探讨黄梅戏发源地的才能和功力,本文暂且放下发源地问题,就《误传》一文以文说文,就事说事,谈谈我的肤浅看法。笔者初出茅庐,年少寡知,秉笔直书,不揣谬误,敬请作者吴福润先生见谅,并以期就教于黄梅戏艺术界老前辈、专家学者。
一、关于《误传》一文的逻辑思维问题
《误传》一文应该是一篇学术探讨性文章。既然是探讨性文章,就应该遵循证明的逻辑原则和行文规范,必须根据真实的判断和正确的推理形式来推出新的判断,也就是由论题和论据通过论证方式得出正确的结果。这就要求作者作为理由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理由和推断之间必须具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而《误传》一文的论题决定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文章的思想,显示了文章的论点,反映了作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纯看《“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纯属误传》这一论题,观点非常鲜明,用字毫不含糊,判断“义正词严”。“纯属误传”即全盘否定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这一观点。既然是“纯属误传”,那么正文部分就应该有充足的史料、翔实的事实来证明为什么是“纯属误传”,然后加以论证,得出正确的判断。但联系正文内容就显得头重脚轻、苍白无力、主观武断、名不副实,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感情色彩。诚然带有感情色彩是热爱家乡的具体体现,但做学问就不能带有感情因素,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必须以史料为依据,以事实作佐证;必须言之有据,证之有理。
上图为《长江日报》报道
论点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和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误传》一文开宗明义:“安庆‘黄梅戏’全国闻名,而黄梅戏起源地众说纷纭,绝大部分认为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可能是由‘黄梅’二字引来的误传。‘黄梅戏’的确与‘黄梅’二字息息相关,但‘黄梅’不是人们所说的黄梅县,而是‘黄梅山’。传说此山很久以前寒冬腊月山上遍开黄色梅花而得名,后来‘黄梅’逐渐稀少,现在偶尔也能发现‘黄梅’踪迹,去年冬我到黄梅山游玩,居住在山脚下的曹承继先生还挖了两棵黄梅移栽后院。”作者在开篇这段文字中,提出了本文的论点,即黄梅戏不是起源于湖北黄梅县,而是起源于安徽怀宁的“黄梅山”,也就是为什么说“纯属误传”的理由。稍有一点戏曲知识的人,就可以看出这一论点是很偏颇的,是站不住脚的,是立不起来的。因为这一观点有悖戏曲声腔、剧种的命名原则和规范。
上图为《黄冈日报》报道
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是使论题成立并让人信服的理由。换言之就是围绕中心论点,用事实来说话,用史料来取胜。然而《误传》一文的论据就显得苍白无力,让人难以信服。《误传》一文介绍:“‘黄梅山’座落在怀宁县石镜乡横塘村之南,离安庆市区仅20公里。明清时期黄梅山有黄庵、观音庵几座庙宇,香火极盛,僧尼成群,香客不断,因此黄梅山名气很大。清代中晚期黄梅山下文人荟萃,那时的文人将一些民歌、民谣编成一种小调相互传唱,逐步扩展到石牌、高河、月山、总铺。因小调来自黄梅山,所以后人都叫‘黄梅调’。清末黄梅山庵庙逐渐消失,以至后来的很多人只知道黄梅调,不知道黄梅山了。”客观地说,安徽怀宁的黄梅山不能不说是吴福润先生的一大发现。诚然明清时期就香火极盛、名气很大、文人荟萃的黄梅山,在历代志书、文人笔记、古典诗词上就没有留下蛛丝马迹?就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如果历代志书、文人笔记、古典诗词有记载,作者应该将其录入,作为佐证;如果没有记载,就只能说明这座黄梅山并没有名气,有无此山还需要打一问号。假设在历史上怀宁县确有黄梅山,但“黄梅山”与“黄梅调”之间有无必然的联系呢?作者采取简单的类比,约定俗成,“因小调来自黄梅山,所以后人都叫‘黄梅调’”。
这只能说明作者是凭空联想而来的,因为它不仅有违戏曲声腔、剧种的命名规范黄梅戏发源地,而且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也说明作者对“黄梅调”产生的过程并不知晓。作者也许以为黄梅县的“黄梅调”是因黄梅县而来,怀宁县的“黄梅调”为什么就不能因“黄梅山”而来呢?殊不知黄梅县是因黄梅山而名,“黄梅调”是因黄梅县而名。更不知道黄梅县的“黄梅调”并不是起源于黄梅山,而是起源于黄梅县的紫云、多云山区,后来才以黄梅县名正式定名为“黄梅调”。笔者孤陋寡闻,不知道天下到底有多少黄梅山?但我知道湖北、安徽从古至今有6座(也可以说有7座)黄梅山。湖北黄冈有3座:一座是因山而得县名的黄梅山;一座是禅宗祖庭五祖寺所在地的东山,在佛教史上被称为黄梅山(禅宗祖庭四祖寺所在地的西山,在佛教史上也曾被称为黄梅山),这在历代志书上都有史可查。安徽有3座:分别在怀宁县、当涂县、马鞍山市三地。这几座黄梅山都在黄梅戏流行区域,如果有一天,已知或不知的各地“黄梅山”的黄梅戏爱好者也认为:“因小调来自黄梅山,所以后人都叫‘黄梅调’。”若干年后这又有谁能考证得清楚呢?只能是造成更大的混乱,最终只能是纷争不断,以讹传讹。
上图为5.1991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桂遇秋主编主著的《黄梅釆茶戏志》
论证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是用论据论证论题的推理过程,是文章的重要的一环和关键所在。作者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从正面分层加以论证。《误传》一文叙述了建国初怀宁县石镜乡“梅塘小学”是由“黄梅小学”与“横塘小学”各取一字而来,以此证明确有黄梅山。笔者认为,这与“黄梅调”的形成没有必然的联系。作者接着又说:“余之祖母生于光绪13年(1887年),她从小就会哼几句‘黄梅调’,大部分是山伯访友之类唱词。据她说,她这几句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我一直在想祖母的妈妈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可以断言不可能从黄梅县人那里学来的。”我不否认作者的祖母、曾外祖母都会唱“黄梅调”,也不否认作者的曾外祖母不是从黄梅人那里学唱的“黄梅调”。但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证明教作者曾外祖母唱“黄梅调”的人,不是黄梅人或从黄梅人哪里学来的,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能证明“黄梅调”就起源于怀宁的“黄梅山”。假设按照作者的观点,我的曾祖母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是黄梅戏传统剧目《瞿学富告坝费》串戏剧中人瞿学富五世孙瞿继伯的长女。生前不仅对《瞿学富告坝费》串戏的道白、唱词了如指掌,而且还对《山伯访友》等10余本传统剧目十分熟悉。建国前她从没有离开过黄梅县,也没有从艺经历,是一名纯粹的农村妇女。我同样可以断言她的“黄梅调”绝对不是从怀宁人哪里学来的,但这能证明“黄梅调”发源于黄梅县吗?我想是绝对不能的。
上图为桂靖雷、桂也丹父子在研讨黄梅戏论文
据新华社2006年9月26日《湖北黄梅发现乾隆年间黄梅戏戏楼》电文称:“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乾隆年间黄梅戏古戏楼,最近在湖北省黄梅县杉木乡安乐村牌楼湾古民居群里被发现。湖北省文物局专家考证后认为,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也再现了早期黄梅戏繁荣的盛况。”从时间上论证,按照作者的说法:“清代中晚期黄梅山下文人荟萃,那时的文人将一些民歌、民谣编成一种小调相互传唱,逐步扩展到石牌、高河、月山、总铺。”而黄梅县新发现的乾隆年间黄梅戏戏楼,证实此时黄梅戏(黄梅采茶戏)已发展到高级阶段,即“三打七唱”阶段(约从清康熙初年—1956年)。在这一阶段,从剧目到唱腔以及表演艺术大部分已经形成,班社林立,名伶辈出,日趋走向规范,演唱活动频繁。据黄梅县民间老艺人传承:黄梅县世代流传的“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有戏”之说即源于此。①大量历史文献证明(因本文不涉及源流问题,故不一一列举)黄梅戏的萌芽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不言而喻,狭义上的“黄梅调”的形成时间就更早。而怀宁的“黄梅调”在历代史书上没有记载,如按作者的说法,是形成于“清代中晚期”,与黄梅县的“黄梅调”相比要晚几百年,这能证明黄梅戏起源于安徽怀宁的“黄梅调”吗?再从作者的曾外祖母的年龄推算,应该是清同治七年(1869年)左右出生的人。即使黄梅县的“黄梅调”从明万历年间算起,与作者曾外祖母出生的年代也相距290多年,这期间黄梅县的“黄梅调”已经在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南广泛流传,有谁能证明教作者曾外祖母唱“黄梅调”的人,不是黄梅人或从黄梅人哪里学来的呢?有谁能证明“黄梅调”就起源于怀宁县的“黄梅山”,比黄梅县的“黄梅调”起源更早呢?可想而知,作者的断言是不成立的。
上图为桂靖雷(右)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王谨(左)釆访黄梅戏源流。
历史上有多少黄梅民间艺人到皖西南传艺授徒,同台献艺,共闯江湖,我不清楚,但有近代的资料可证。据建国初笔者祖父桂遇秋先生在调查黄梅戏发展历史时,健在的黄梅戏艺人(当时的年龄都在70至80左右)按师承关系,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仅从清道光年间算起,到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南等地授徒传艺的名师就有何仙姐(1783—1855)、邢秀娘(1793—1858)、滚子(1794—?)龚三齐(1805—1880)、罗运保(1825—1911)、梅金玉(1854—1953)、帅师信(1858—1909)、罗花子(1862—1938)、张丙炎(1868—1941)、帅登明(1878—1946)等100余人。②据1993年7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著名黄梅戏音乐理论家时白林编著的《黄梅戏音乐概论》介绍:“黄梅戏著名老艺人丁永泉说,本世纪初还出现过采茶戏与黄梅戏艺人合班演出的情况。合起来时在剧本、唱腔、语言等以谁为主(指湖北与安徽),那就看哪方的人多。当时叫做‘四不拗六’。另外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艺人还在一起唱过采茶戏。如果不是在剧目和音乐上有这么多相同相近之处,这样做是不可能的。”1988年安庆地方志办公室编印的《安庆志讯》第6期载:“潜山流入黄梅戏的胚胎黄梅采茶调,时间早在清朝中叶乾隆年间。
据五里庙已故老艺人柳发坤介绍:清中叶,五里庙街即有逃水荒的湖北黄梅人以唱黄梅调乞讨,因歌声动人,当地人并留其演唱,耳濡以学。”1959年8月《安徽戏剧》发表车明记录、整理的《丁老纵谈黄梅戏》(丁老即丁永泉)载:“黄梅戏是从湖北传到我们安庆地区来的,老黄梅调还是按湖北乡音咬字。曲调跟语言走,也是湖北乡音。……黄梅调是黄梅县逃荒的人用渔鼓、简板唱过来的。”1982年第二期《黄梅戏艺术》发表黄梅戏名演员张云风的《装龙象龙·装虎象虎》文中说:“如丁老(丁永泉)在《荞麦记》中扮演王三女,在‘夜宿马棚’一段唱腔里,唱得感人肺腑、催人落泪。丁老唱得朴实无华,非常动人,还有浓厚的湖北乡音。”1990年第一期《黄梅戏艺术》杂志发表裕先的《残妆和泪湿怀宁》一文,详细介绍了黄梅县黄梅采茶戏女艺人江六奀(1890—1926)的从艺生涯。江六奀是黄梅县著名花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铺堂拜黄梅县黄梅戏名师罗运保为师,正式下海。她和丈夫梁松贵(1879—1946)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随黄梅戏名艺人桂友林、余木狗、汤翰英及儿女家庭班子,两次到怀宁搭怀宁县夏剑波的夏家班奔闯江湖,唱遍了怀宁县、太湖县、望江县等地,深受怀宁艺友和安徽各地观众好评。最终因病倒在小市港戏台,献身于黄梅戏艺术,长眠在怀宁县的土地上。黄梅县与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南各县黄梅戏艺人同台演出每年都有,直到今天。
(该作品原载今古传奇报刊集团《戏剧之家》期刊2009年03期,待续)
作者简介:
桂也丹,湖北黄梅人。从小对黄梅戏艺术情有独钟,进入大学后,开始从事黄梅戏历史渊源和黄梅戏传统剧目研究,研究成果曾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大学毕业后,站过讲台、跑过新闻、坐过机关、干过编辑、做过策划、任过主编,各类文字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曾跻身首届湖北省长篇小说重点扶持计划选题招标项目,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风雪黄梅路》在《今古传奇》首发;重点研究成果《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乡野黄梅”团队
顾 问:周濯街 郑维新
编 委 会
主 任:吴进
成 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学军邓美玲李鹏策汪晓林
吴进 莹秋黄天明
编 辑 部
主 编:吴进
执行主编:王学军 李鹏策
特邀主播:莹秋
责任编审:吴进
“乡野黄梅”自媒体欢迎投稿
文学.书法.摄影.绘画.教育.情感
乡野黄梅服务大众,搭建桥梁,传播文化,服务经济。
《乡野黄梅》由乡野黄梅文化传媒承办。
欢迎向我们投稿,投稿邮箱:
@qq.com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hangxm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