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hangxm102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 1—
别了金庸的15部小说顺序,金庸先生。
据港媒报道,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查良镛不幸逝世,享年94岁。
金庸笔下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说起金庸来,天下恐怕没有不知道他的人了吧,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武侠的江湖世界。
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只要有人,就会有恩怨。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江湖传说。
金庸的小说,不仅风靡港澳台,更是远播东南亚乃至欧美,世界各地都有他的拥趸,不少人都以读金庸小说为荣。
上至达官显贵,大学教授,下至贩夫走卒,乡野村夫,都是金庸的读者。在中国没有哪一位作家,有如此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
金庸的小说,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堪称是当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小说家。
读过金庸小说的人,大概都听过那句话:“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没错金庸的15部小说顺序,它是金庸为14部小说撰写的对联,方便读者记忆。
— 2 —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书香世家,有兄妹七人,排行老二。
查家为当地豪门望族,在清初最盛,曾有“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美誉。康熙还敕封过“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的匾额,其声誉可见一斑。
1936年,查良镛小学毕业,进入嘉兴中学。
七七事变爆发,母亲病故,查良镛成了“流浪儿”。之后学校迁到丽水,成立浙江省立联合中学就读。
初三时,他联名同学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书《给投考初中者》,挣了不少钱,查良镛一下子成了学校风云人物。
天资聪颖的他,更兼学习刻苦,从小到大都是班上的尖子生,英文尤其出色。
校长张印通是一个开明的教育家,他常常把查良镛叫到办公室,一起促膝谈心,畅聊文学,他们遂成了一对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后来,有些桀骜不逊的查良镛捅出了篓子。
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讥讽训导主任沈乃昌的无能作为,后者暴跳如雷,要求开除金庸。
校长知道后心急如焚,不禁为他的才华惋惜,不愿埋没这个文学苗子。校长写了推荐信,让他去衢州中学就读。
查良镛热泪盈眶,这是他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到了衢州后,他每天泡在图书馆,孜孜不倦地阅读各种文献典籍、中外名著,这为他日后武侠创作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 3 —
浙赣会战后,学校只得提前毕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查良镛决定去重庆继续上学。
次年,查良镛同时考上西南联大、中央大学等名校,他选择了可以免费就读的中大。
由于看不惯学校里的不良风气,他又一次抱打不平,结果被校方勒令退学。幸好堂兄查良鉴在东吴大学任教,之后他转学到这里攻读国际法专业。
日后来看,查良镛在青少年时期,就具备打抱不平的“侠客”行径和武侠精神。
1946年,《大公报》刊登招聘启事,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编辑。
应聘者蜂拥而来,竟多达3000人。查良镛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千里挑一,进入上海《大公报》,正式步入了报人生涯。
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查良镛被派到香港工作,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那时的香港,比起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来差远了,但正是在这里,开启了查良镛的武侠人生。
1950年,《大公报》旗下《新晚报》创刊,查良镛被调到《新晚报》,做了副刊编辑。
当时《新晚报》总编罗孚注意到,比武擂台会常常受到大家的关注。
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邀请编辑陈文统在报刊上连载武侠小说,自此打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门。
这部小说叫做《龙虎斗京华》,陈文统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梁羽生”。
在这里,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之二的梁羽生和查良镛正式结识,两人在一张桌子上办公。
这期间,查良镛以林欢为笔名替长城电影公司写剧本,其中有《绝代佳人》、《兰花花》等。除了写社论之外,他还以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姚馥兰的意思是英文your friend,你的朋友。
查良镛写的影评文笔隽永,见解清晰,读来是一种享受,可惜后来没有出版。加之时间不长,今天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做过电影工作。
1955年,对查良镛来说,是人生中的分水岭。这一年,他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
因梁羽生无暇分身,罗孚便只好找到另一个武侠迷查良镛:“梁羽生顾不上了,只有你上了。”
于是查良镛的武侠处女作《书剑恩仇录》问世,反响甚至超过了梁羽生。他将名字最后一字一分为二,署名“金庸”。
接下来的《碧血剑》、《雪山飞狐》让他名声大噪,《射雕英雄传》更是惊天动地,金庸由此奠定了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
— 4 —
五十年代的香港政治环境不好,说谎成了潮流,金庸忍不住了:“我必须发声。”
于是,他找到昔日同学沈宝新,两人一起出资,创办了《明报》。
办《明报》要十万块,金庸自己就出了八万,并负责内容,沈宝新负责运营。
创业初期,经营十分困难。金庸更是抱病撰写《神雕侠侣》,成了首部发表在《明报》上的武侠小说。
据《明报》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有时通宵赶稿,工作累了就喝杯咖啡,提提神继续写。”
三四年后,情况才逐渐好转,好友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武侠来演绎。“
那时,每天一睁眼,就有两千字的稿子等着他,有人时常看到金庸在边上写,报纸排字工就在旁边等着他。
六十年代的内地政治变局,为《明报》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当时的“难民潮”事件,很多大报纸都不敢宣传,《明报》却大声疾呼,从而一下子打开了知名度。
十年动乱期间,《明报》开辟“北望神州”栏目,金庸做了很多客观而尖锐的报道,由此《明报》成为报道中国消息的权威。
由于金庸的持续发声,让他成为了某些势力的眼中钉。有人甚至放出话来,要暗杀五个香港人,第二个就是金庸。
最危险的一段时间,金庸听到风声,还跑去欧洲躲藏了一个月。连载的《天龙八部》,只好找倪匡代笔。
金庸和倪匡
一个月后,金庸回到香港,倪匡笑着对他说:
“抱歉抱歉,我讨厌阿紫,所以把她的眼睛写瞎了。”
不屈服的金庸,又撰写了政治寓言小说《笑傲江湖》,以及社会问题小说《鹿鼎记》。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可谓是金庸的真实写照。
— 5 —
《明报》现已成为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有人把它比喻为香港的《泰晤士报》。
香港的文化人,多少跟《明报》有些关系。小说家张小娴、亦舒,散文家张君默、林燕妮等都曾在《明报》工作过。
明报的成功,使金庸的地位和知名度蜚声海内外,他的社论更是备受两岸三地政界人士的青睐,金庸先后成为邓小平及蒋经国的座上宾。
文革结束后,内地改革日新月异,激起了他返回家乡看一看的强烈欲望。
1985年,金庸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他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了“一国两制”的意义。
金庸与香港著名实业家査济民提出了“政制协调方案”,又称“双查方案”,这为《香港基本法》定下了基调。
可以这么说,金庸为香港的顺利回归,为“一国两制”的和平实现,贡献了自己的政治智慧。
— 6 —
几年前,金庸接受央视《对话》采访:
我的爱情生活,不是很圆满的,我认为最理想的爱情,最好一见钟情,从一而终与白头偕老。
金庸一共有三段婚姻,比起武侠小说里的结局,他的婚姻就要逊色很多。
结发妻子叫杜冶芬,两人的爱情萌芽于1947年的杭州。那时的金庸还在杭州《东南日报》工作,他和同事的妹妹坠入爱河,之后在上海举办婚礼。
婚后两人一起来到香港,但因工作忙碌,年轻漂亮的妻子在婚内出轨。
金庸这样描述这段往事:“媳妇太漂亮,要求也会更多,未必是件好事。不是富二代,谁没有年轻而囊中羞涩的时候呢?”
1953年,第二任妻子朱玫走他的感情世界。
两人一起经历并见证了《明报》的发展,但随着事业的壮大,他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
两人都是个性要强的人,言语之间经常互不相让,针尖对麦芒一般,这对感情的伤害非常大。
后来,在美国念书的长子查传侠因与女友吵架,一时想不开而自杀身亡。
失魂落魄的金庸,走进一家餐厅独自喝闷酒,这引起了服务生林乐怡的注意。仔细一看,对方竟然是大作家金庸。
于是她对金庸说:
“我很喜欢您的武侠小说,特别是《神雕侠侣》看了好几遍。酒多伤身,您要注意身体,我们还等着看新作品呢。”
金庸深受感动,两人很自然地聊了起来。
后来他生了一场大病,林乐怡每天都来照看,日久生情,两人最终走到一起。
朱玫知道后,与金庸协议离婚,条件是金庸不能跟林乐怡再生孩子。
这对老夫少妻,婚后却是非常和谐,金庸也似乎懂得了如何经营一份感情。后来,他送娇妻去澳洲留学,至今仍伴随着林菇凉到处旅游和讲学,真是神仙眷侣。
除了婚姻之外,金庸人生里还有一段特别的感情,那就是他和夏梦的关系。
三十岁这年,金庸邂逅夏梦,光彩照人的夏梦让他心动不已,用金庸的话来说就是:“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和所有男人一样,面对自己的女神,金庸也有可爱和呆萌的地方。
当时的金庸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编剧,哪里能跟影视圈天后夏梦相比。
兼之他不善言辞,在感情上属于木讷型,只能心里干着急。他曾对着女神真情告白,无奈被拒绝了。
这倒不是说金庸不好,只是夏梦已经被一个叫林葆诚的男人捷足先登了,看来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深受打击的他,决定化悲愤为力量,完成了武侠不朽名著《神雕侠侣》。而书中小龙女的原型,就是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
从此,夏梦成为了他心目中永远的白月光。
— 7 —
讲了这么多金庸的人生经历,相比大家都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成功?
我觉得,除了天赋异禀之外,勤奋和终身学习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从1955年春天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起,到1972年秋天最后一部《鹿鼎记》完结,17年间整整创造了15部长篇小说。
其中除了《天龙八部》中间去欧洲避风头一个月,让倪匡代笔,加上偶尔生病及突发事件暂时断更。这十七年来,累计休息时间,恐怕不会超过180天。
《明报》刚起步的时候, 金庸上午撰写社论及事务,下午创作武侠小说,晚上出去社交。
而这日复一日的写作,如果没有超强的目标感和坚定的信念来支撑,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自律的人。
而金庸就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是自律让他从优秀走向卓越。
金庸还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只要有时间就拿起书本来读。
但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尤为重要。
2005年,81岁高龄的金庸依然对学习保持好奇心。
这一年,他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系硕士、博士,第二年完成硕士论文《初唐皇位继承制度》。
2009年至2013年,他在北大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
投资界大神查理芒格曾有一句名言:
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
在武侠领域,金庸与梁羽生、古龙并称为在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而且是现代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
在评价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金庸还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其余三位分别是科幻小说大师倪匡、著名作词人黄霑和美食家蔡澜。
四人各有所长,且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他们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香港文化的一个缩影。
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
如今先生逝去,江湖已远,我们也只能在书里缅怀,一路走好!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hangxm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