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人了?切~做人多好!做人的乐趣是机器永远无法感受的。
话说回来,昨天的论断“‘人的手’的精度是有限的”到底对不对呢?答案是“对,也不对”。“对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机器的精度要远高于人手的精度。这里说的精度其实是重复定位的精度。适用于反复的制作一些东西让他们有大致相同的形状,一般的情况下做的好的机器的精度可以达到0.005毫米(5μm)的重复定位精度。“不太对”的是人的手则可以让这个精度再提高一个台阶将精度做到1μm甚至更低的尺度。
这件事其实iN在过年的时候在军武器数据库那边讨论过。不论你多尖端的国家人手加工的一个领域至今没有机器介入。
由于用的东西太大太笨重,iN就不倒腾出来给大家拍摄实景照片了。大致和大家说说吧。
这个领域叫做“刮削研”。
先看成品,这里有两块钢:
一块表面几乎是镜面效果,另一块则是坑坑洼洼的感觉。问题来了——哪块更平?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第一块平,而第二块有点惨不忍睹。但是真正的答案则和大家的直观认知会相反,第二块更平一些。表面的坑坑洼洼就是“刮削研”的结果。而这个工作则是决定了机器能有多大精度的至关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这一个步骤,机器的精度就完全没有保证的可能性。
这件事怎么做的?
一般的情况下就是用相对简陋的工具刮出来的。
就这样刮。
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昨天给大家看的那个平台。是利用45钢进行加工的。只要是金属材料就会有内应力的问题,在切割和加工后就会有变形。
昨天的工作台的背面就有一小块有额外打磨过变亮的痕迹。这个部分就是切割加工后对变形进行修正的部分。当然了,工作台的正面刚刚加工完毕后比背面还要惨不忍睹,但工作台的正面是又经过了一次磨床的打磨形成的镜面效果。
就像动图那样刮刮就能平了吗?那是不能的!这事情得用平台。iN的平台是小块的台子,但也由于太重就长眠在床铺底下一年也拖不出来用一次。
这种平台通常都是大理石制作的,表面已经被加工到极其极其平的效果00甚至000的等级。平台上涂上颜料后将需要找平的零件平面在平台上轻轻摩擦,这时平台上的颜料就会粘在材料的平面上。平面突起的部分会粘上颜料,而凹陷的部分则粘不上颜料。
这时就用刮刀将零件上有颜料的部分进行刮除,反复的做之后零件上所有的突起就被铲平到同样的水平线上。
同时也在零件的表面形成了漂亮的刮研纹理。
这块完全手工做平面的钢材也就身价翻几倍了。而这个过程则是决定机器最终能将公差控制在什么范围的过程,完全没有办法利用人之外的手段完成精度上的提高。
刮削研的好处则是让机器在运行的时候具备更高的精度,同时降低机器运动部件之间的磨损。
这门功课对于做模型有没有用呢?也还是有的!
例如昨天后台有人问的问题——C面的打磨,这里大多数的情况下可能就会用到打磨板了吧?大部分C面打不直的问题其实来自于打磨板。换下工具就可以了。
你的打磨版是不是平的呢?这件事就真的得较真了。尤其要点名的就是目前的很多碳纤维打磨板。
碳纤维板子的生产是利用织纺机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一种高科技复合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去除碳纤维内应力的过程。
车间设备投入极高,规模很大。
但是先别高兴,2018年中建集团上了一个生产线产生碳纤维板和管材。完全自主研发,产能一年100吨就已经上新闻了。这些碳纤维板子主要会用在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根本就不会流入到民用市场上。
而现在民用的“碳纤维”则是:
在这样的小工厂里面利用层压机将碳纤维布进行层压的,这种碳纤维板子从生产技术上就很难做到让碳纤维板有高平整度。这种根本不平的碳纤维板子一般才会用来做模型打磨板这样的小众消费材料。和塑料片相比碳纤维打磨版会结实一点,和钢条相比,碳纤维打磨版会轻一点,除此之外别无优点。更多的问题则在于这东西真的是“不平”的。
更何况,其实是这种层压板的“碳纤维”有的时候都买不到,前些日子某个模型论坛上就爆出来了一个消息
买了碳纤维板子想做机器框架的,打孔切割后都是白茬口。这就是普通亚克力板子两边压了碳纤维装饰皮……
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打磨模型最终发现手法是对的,方法也是按照网络上的教程来的大理石平台精度等级,但是为啥C面就打磨不平的最重要原因——你的板子本身就不是平的。
所以,忘记掉所有的模型打磨板把,不论是塑料的、碳纤维的还是铝合金的其实都不平。。。但是你可以考虑到某宝上画一点点小价钱切一小节钨钢条
就这种东西大理石平台精度等级,钨钢本身极其难加工,所以在出厂的时候各种规格钨钢条就已经做到了不论是硬度还是平整度都极高的规格。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hangxm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