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诗词名家简介
刘庆霖,1959年2月生,黑龙江省密山市人。1978年入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毕业,解放军某部政委,上校军衔。曾任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诗词年鉴》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著有《刘庆霖诗词选》(诗词卷、理论卷)等五部专辑。
如何读别人的诗
刘庆霖
常常与一些人谈诗,既谈自己的诗,也谈别人的诗。发现一些诗人对别人的作品总是很挑剔,就是对那些写得比较好的诗也颇有微词。近来读书才知道,古人原来也如此。比如,苏东坡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本来是绝好的佳句,可毛西河却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张籍《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名句,被欧阳修讥讽,曰“夜半无钟”。袁枚写了《马嵬》诗:“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后,也有人说:“当日贵妃不死于长生殿”。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来。我想,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读别人的诗。
首先,要承认别人的高度。有位哲人说过:“为了看清夜空的星星,我们必须熄灭手中的灯盏。”这说明,我们许多人,看不清夜幕上的星星——看不出别人诗的优点,恰恰是没有“熄灭手中的灯盏”造成的。“手中的灯盏”看似光明的,但它却迷茫了自己的眼睛,使我们看不清远处的星光灿烂。因此,一些诗人一边说“当今无好诗”,又一边认为自己的诗最好,甚至喊着要当什么“七绝王”、“七律王”。他们不愿意读别人的诗,也读不下去别人的诗,自然也就无法发现别人诗的优点来。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已故老诗人刘章学习。刘章先生曾在给我的信中这样写道:“文坛有一种现象,不敢承认同行所达到的高度,若说你刘庆霖杰出,我刘章岂不是一般了。我不那样想,高就是高,敢于承认一个人的高度,有益于更多人的奋斗目标。”承认别人的高度也是诗人优秀的品质。历史上许多大诗人都具有这样优秀的品质。众所周知,诗仙李白是典型的恃才傲物的人,但是,当他看了崔颢写的《黄鹤楼》后还是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应该说,正是李白这种自知自省,才使他后来写出了能够与《黄鹤楼》媲美的《登金陵凤凰台》来。某种程度上讲,也正是李白能认真读别人的诗,吸取别人的优点,才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一般说来,只要是诗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优点可以吸取,况且,我们当今真的还有那么多好的诗人呢!我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知道,大海,正是把自己放到了最低处,才容纳了百川,而成其所大。我们的诗人在读别人诗时,不妨也学学大海,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
其次,不照搬前人的观点来衡量当代诗词。我们承认,前人论诗有许多精辟的观点,从南朝钟嵘的“滋味”说,到唐皎然的“用事”说,再到宋严羽的“妙悟”说,一直到清袁枚的“性灵”说,可以说是大家纷呈,各有妙论。而且,很多妙论到现在也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指导创作很有用处,我们无疑应该加以学习和借鉴。但是,有些诗人却照搬前人的某一观点来衡量当代诗词,甚至断章取义、以偏盖全。例如,有人用姜夔的“雕刻伤气”的观点来一概反对“雕刻”字句,其不知姜夔后面还说了“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的话。应该说,“雕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段,比如根雕作品,哪一个是纯天然的,都是把天然的树根略加造型、雕刻而成。只是高手雕刻,少见痕迹而已。诗词创作也是如此。还有的人把张为“广大教化”的观点推而广之,认为“诗必须反映社会现实”才是好诗,甚至认为“诗越有现实的浓度就越好”。殊不知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每个风格中都有它最高的艺术境界,作品的优劣应该以是否达到了艺术的高境界来衡量,而不应该看作品的风格而论。大家知道,若就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来说,《西游记》则远不如《三国演义》。但二者在中国小说史上都有重要地位,都是“四大名著”之一。更有的人把古人说的“无一字无来历”奉为金科玉律,要求诗中的每一个词都要有出处。比如,我写了一首《美人松》:“衣上阳光味总新霖怎么读,几经风雪长精神。发巢差可孵明月,脸颊原能栖彩云。溪畔参娃陪近侍,天边鹿石证前身。休言冷艳终难嫁,除却白山不是君。”有人就问:“‘鹿石’有出处吗?”我说:“没有”。他说:“那这个词就有些游离主题了。”我就说:“‘发巢差可孵明月,脸颊原能栖彩云’也没有出处啊。”在我看来,诗只要让人理解就好,何必每一个词必寻来处呢!我知道,他没有说服我,但他依然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且,持这种观点的还远不止他一人。
第三,不以个人喜好判别诗的优劣,不带着偏见去读别人的诗。对诗的各种体式和风格,有个人的喜好是自然的霖怎么读,但我们不应根据自己的偏爱判别诗的优劣,甚至完全排斥与已不同风格的东西。袁枚先生在《随园诗话》中说:“诗如天生花卉,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不容人为轩轾。”既然诗像自然界花卉一般,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我们阅读诗词,就要掌握各类文体的本质规律和作者的风格特长,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批评指责。但是,我们现在确有不少人,恰恰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对待别人的诗。我常常听到,写旧体诗的人说:“新诗无好诗”;用旧韵写诗的人说:“新韵写不出好诗来”。于是,有一些人对新诗作品就不肖一顾,还有一些人就一概贬低用新韵写的诗。试想,思想僵化到如此程度,怎么能发现好诗呢!我曾向诗友介绍一位诗人,但当他听说这位诗人已经77岁,而且才写三年诗时,就不断地摇头说:“一个老人,自娱自乐而已,能写出什么来。”然而,当我给他看了这位老人写的“涉水穿林得意盈,田畴染绿更添情。归途不顾诗囊鼓,塞进新禾拔节声”(《采风》)诗后,他兴奋地说:“嗨!我还以为是‘老干体’呢,真没想到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还能写出这么有青春活力的诗。”说句老实话,我的诗之所以能写得比较新,和我几十年坚持不断地读新诗有关。三十年来,《诗刊》上发表的每一首新诗我都认真地读过,并从中吸收了不少营养。我觉得,写旧体诗的人不但要读古人的诗,还要读今人的作品,更应该读点新诗。换言之,只有先读好别人的诗(包括古人的诗),才有可能写好自己的诗。
旧体诗词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各种体式(绝句、律诗、词、曲、古风)和风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些风格和诗体发展完全以后,虽然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但基本上是共容共存的,包括现在的新诗。在中华诗词恢复发展阶段,尤其要提倡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共存,以便相互借鉴学习,最终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发展的主流。如果我们的诗人总是以个人的喜好来判别诗作,甚至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作品连看都不看,不但对自己的诗词提高无益,而且对当代诗词质量的整体提升也是不利的。
大别山诗词文学微刊·投稿须知
一、本刊为文学书画诗词微刊,诗词作品以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为准,用新韵或通韵须注明。
二、投稿或交流的作品均须本人原创,文责自负。用稿原则上按投稿顺序择优录取,每期录用数量根据来稿情况而定。
三、【诗人专刊】个人专辑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诗词格律严谨(格律自行检测)。诗词曲不低于20首、不超过30首,附诗人简介及近照1张。
四、本刊另外开设【书画摄影】个人作品展,【精美散文故事】系列专栏,欢迎作家、画家、书法家、摄影家投稿。
五、投稿方式: 诗友在《大别山诗词文学群》里投稿。请投稿者按照要求格式直接贴出作品。未入本刊诗友群的诗友,可通过以下邮箱投稿2246015339@qq.com
六、入群方式。添加主编微信baopuzhaizhurenwyq
七、本微刊在编辑过程中,有错漏不严谨以及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盼各位老师领导提出宝贵意见,本微刊将集思广益,不断修订,尽力使本微刊趋于完善。
▲▲▲▲▲▲
主编:王宇奇
声明:本平台部分发布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或转自其他媒体平台,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hangxm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