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北京京剧院举办了建院40周年“辉煌岁月”展演,共演出29台剧目,37场演出,其中,拿手好戏《状元媒》《珠帘寨》《周仁献嫂》《锁麟囊》《赵氏孤儿》,有久未呈现于舞台的武戏《龙潭鲍骆》《酒丐》,还有北京京剧院的经典现代戏《杜鹃山》《沙家浜》,北京京剧《风雨同仁堂》等,多场演出一票难求。全方位展示了剧院的艺术底蕴和市场驾驭能力。

京剧角色五大类_北京建研院待遇_创新工作方法开拓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现场介绍。

北京建研院待遇_京剧角色五大类_创新工作方法开拓

参观现场。

创新工作方法开拓_北京建研院待遇_京剧角色五大类

展览的《沙家浜》手稿。

北京京剧院建院40年来成绩斐然,过去一个月的展演是其40年发展成绩的缩影。4月8日,北京京剧院举办了开放日活动,邀请首都多家媒体到北京京剧院参观展览,了解京剧院发展史;现场听戏,感受“国粹”京剧魅力。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从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市场运营、内部管理、服务基层等五个方面向现场媒体介绍了北京京剧院建院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守正创新”的发展新局面。

一、加强人才培养,为剧院发展夯实基础

创新工作方法开拓_京剧角色五大类_北京建研院待遇

北京京剧院经典剧目《白蛇传》现场排练。

人才培养是剧院存在的根本,一个强大的剧院需要有充分的人才储备。其中应包括:行当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演员、演奏员队伍,实力强大的创作队伍,眼界开阔、能力强、水平高的运营管理队伍。

北京京剧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1979年北京京剧院刚一建立,就组织了大规模的青年演员集体拜师活动,青年演员纷纷拜师名家。上世纪80年代后,剧院从戏曲学院引进了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等优秀后备人才,为重点培养这些有潜力的青年演员,北京京剧院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支持下选调精兵强将担任领导和骨干组建了北京市青年京剧团,实行独立建制,为青年演员成长创造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剧院及时发现人才培养方面的潜在危机,把握时代脉搏,遵从艺术规律,以守正创新的理念破解人才培养难题。通过举办擂台赛、擂台邀请赛,鼓励青年演员举办个人专场、面向市场竞争等方式,以为青年演员搭建成长的平台、激发青年演员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为手段培养青年演员,取得了成功。在李宏图、王蓉蓉、杜镇杰等领衔主演相继面临退休之际,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演员已具备担纲的能力,并且形成了强大的后续队伍。这一结果与剧院未雨绸缪、多年来坚持不懈的人才培养举措分不开。

二、 面向市场京剧角色五大类,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找到方向

北京建研院待遇_京剧角色五大类_创新工作方法开拓

媒体记者现场看北京京剧院经典剧目《白蛇传》排练。

一个剧团、一个剧目乃至一个演员的优劣,市场是不可或缺的标准,只有面向市场才能勘正艺术院团工作的方向。

京剧曾经辉煌,辉煌的标志就是一票难求,甚至万人空巷。1979年剧院建院公演的火爆似还历历在目,转眼京剧市场又陷入了低谷,进入80年代,演一场赔一场成为了传统艺术院团的切肤之痛。2000年前后剧院每年演出达1200余场,收入仅300余万元,场均收入仅2500元。2010年前演出场均收入也只有不到2万元。2018年商业演出场均收入达到8.6万元,比2009年翻了两番。2017、2018两年,剧院生产收超过5000万元,演出票房收入逼近4000万元。在财政经费支持和市场运营良好成绩的双重推动下,剧院彻底改变了演职员为生活所累、为收入发愁的局面,还用经营收入发放了拖欠多年的未享受福利分房老职工的住房补贴1500多万元。

三、 创新机制,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疏通机理

创新工作方法开拓_北京建研院待遇_京剧角色五大类

开放日活动现场。

通过机制改革让京剧艺术的运营管理回到规律的轨道,走上适应发展的新路。2012年前,剧院实行的“统一管理,分极核算”管理,演变成为了“各自为政、分灶吃饭”。资源分散、恶性竞争的问题,少数干部独断专行问题,利用权力不合理占有资源的问题,围绕权力的依附问题、干部队伍庸政懒政、能力低下的问题,演职员积极性被压制甚至发展权被剥夺问题日益严重。

2012年后剧院逐步试行“项目制”。随着“项目制”推进,剧院的经营收入逐年增加。2012年收入2486万元,2013年收入3238万元京剧角色五大类,2014年至2016年,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剧院通过项目制管理实现了品牌化、规模化和多元化经营,仍然确保了剧院经营收入稳中有升。2017年,剧院经营收入突破5000万元,是继2013年后经营收入的又一次跃升,创历史新高且达到行业领先。

2017年,青年古筝演奏员尚静雅按照“个人专场”的合作经营机制,在剧院支持下策划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并在古筝伴唱京剧、京剧主题古筝曲目创作方面尝试创新,创作演出的作品受到广泛好评。近年,剧院支持青年演员近30人举办了100多场个人专场。

四、 建章立制,按规矩办事,为剧院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京剧角色五大类_北京建研院待遇_创新工作方法开拓

为现场排练伴奏的乐队。

剧院不能没有制度,但制度不能是空泛的,必须是切合实际能够规范所有干部职工在所有具体工作中具体行为的规则。有制度必须执行,有了制度不执行不如没有制度。

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制度。但2010年以来剧院面对剧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规范财务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演出经营管理入手强化制度建设。建章立制,逐步完善,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全、由浅入深的过程后,积累了五大类、60余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体现项目制运营管理机制要求的,对剧院整体工作全面覆盖的完整制度体系。

五、坚持下基层普及京剧,为百姓服务

北京京剧院坚持把为百姓服务与培育京剧市场结合起来,推动京剧艺术良性发展。送大戏下基层和推动戏曲进校园是剧院普及京剧为百姓服务的两个重点举措。

2019年是“每周一星”送大戏下基层品牌项目在北京京剧院运行的第八年。从2012年开始,北京京剧院贯彻落实“文化下乡”、“文化惠民”号召,相继走进大兴、密云、平谷、海淀、通州、门头沟、昌平、顺义、廊坊、房山、亦庄等多个京郊区县及河北、天津等地进行演出,每年演出不少于60场,每周一个(有时两个)角儿,坚持低票价,形成了“时间上跨越全年、地域上覆盖全市辐射津冀”的态势。

八年时间里,北京京剧院“每周一星”演出了近500场,举办了大量京剧普及活动,培养了大批的新戏迷,丰富了京津冀百姓的文化生活。

自2014年起,北京京剧院通过了北京市教委的招标程序,被确定为“高参小”(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京剧教学合作单位,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京剧教学和普及活动。北京京剧院对口对丰台区赵登禹学校、丰台区西罗园第五小学和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开展京剧教学和普及活动。

截至2018年,北京京剧院京剧教学面向78个自然班,接受京剧教育的学生3150人,全年授课9500节。预计2019年,学生将达到3800人,课程将达到10000节。与此同时剧院支持职工深入基层、中小学和票房开展各种活动。

最后,李恩杰院长还回答了现场媒体记者的提问,就新局面下演员收入如何分配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hangxm102